
极端天气下农业保险运行存在的难题及对策建议
宋淑婷、李嘉良
[摘 要]由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业产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农业保险作为应对天气灾害、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金融手段受到高度重视。为适应新的气候环境,突破传统农业保险的困境,本文分析了极端天气下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及目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极端天气;农业保险;粮食安全
我国灾害损失的演变特征与补偿机制研究
何小伟、姚梦洁、张文春
[摘 要]本文统计了2004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的损失发生数据,总结了灾害损失的演变特征,如灾害致损标的数量下降、经济损失规模上升、灾种致损分布不均衡、损失空间分布不均衡等。在此基础上,梳理了财政救助、社会捐助、保险补偿的运行实践,并结合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对三种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提出了构建以财政救助和保险补偿为主体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提高财政救助机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好发挥保险机制在灾害损失补偿中的作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演变特征;损失补偿机制
指数类巨灾保险产品设计逻辑及自动化解决方案
赵浩然、应雯雯
[摘 要]与补偿型保险产品相比,指数类保险产品的理赔过程更便捷,能够提高赔款的给付效率和救灾重建工作的时效性。在实践中,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基差风险一直是设计该类保险产品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讨论了以“小灾小赔,大灾大赔”为理念的指数类巨灾产品设计逻辑,详细阐述了在产品设计时基于灾害强度等级、赔付金额及其他限制因素的考量。与此同时,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将该设计逻辑通过数学语言抽象化,转化为数学优化问题,并基于合适的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的产品结构,将指数类保险产品设计自动化、智能化。最后通过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高效性。
[关键词]巨灾指数;产品设计;数学优化;自动化解决方案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设计、经验和假设
何剑钢、冯鹏程、杨寅斌
[摘 要]我国老龄化趋势持续加深,失能老龄化变得日益突出。鉴于此,我国先后开展两批社保长期护理试点,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护理需求,但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产品设计和精算基础方面均尚在初级阶段。本文以美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实际运营经验和精算假设分析入手,结合其他国家经验,对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产品形态、精算模型和精算假设进行分析建议,并对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长护模型;长护假设
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基于国内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梳理了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在定价、销售和理赔方面的难点,从服务给付的角度,提出可从产品分层保障、服务管理标化和衍生健康管理三个方面推进,发展管理式护理。为了支持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发展,还从产品设计端、促进消费端和服务供给端三个方面提出需要支持的各类事项,强化基础保障,培育市场发展。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产品设计;管理式护理;整合照护
寿险公司首年保单费差经营的逻辑
万峰
[摘 要]寿险公司费差经营的逻辑是,首年保单经营成本远高于续年保单经营成本和首年保费能够提取的附加保费,导致首年保单经营费用超支,需要续年保费可提费用弥补。如果续年保费可提费用不足以弥补超支,形成公司整体经营的费差损,需要其他利润(死差益或利差益)弥补。如果其他利润不足以弥补费差损,就需要资本金弥补。续期保费可提费用有多少能够用于弥补首年保单经营成本的超支,成为费差损的决定性因素。续期保费可提费用是积累而成的。积累到足以弥补首年保单费用超支需要的时间,就是“费用打平”的时间。为了尽快实现“费用打平”,由费差损转为费差益,新、小寿险公司应该先以公司生存为经营目标,而不是以快速发展业务为目标;守住产品设计的底线,保证续期保费有足够的可提取费用来源;注重续年保费可提费用的积累,不断增加可支配资源;实行严格的费用预算管理,控制费用收支;适当控制首年保单销售规模,控制首年保单经营成本超支。
[关键词]寿险公司;首年保单;费差经营
寿险业个人代理营销体制转型方向探析——基于战略风险管理的视角与维度
赵成军
[摘 要]寿险业的个人代理营销体制,推动了我国寿险三十年的大繁荣,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积累了多重矛盾。尤其近三年,代理人数量下滑、期交新单增长乏力,在头部险企表现得更为明显。建设个人代理人营销新机制适配寿险产品双转型,对于探索寿险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方向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作者分析了个人代理人为核心的营销体制的阶段性贡献与制度性缺陷,认为不能片面地将个人代理营销体制的变革作为一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而应从战略风险管理的角度和层面审慎分析这一体制的内在结构性矛盾,阐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进而尝试提出营销体制重构的战略措施建议。
[关键词]个人代理;自构性矛盾;战略风险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机理与建构
姜婷婷
[摘 要]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法定人员构成,以其独立性和专业性服务于公司和股东,并特别关注中小股东权益保障。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尚不成熟,面临着薪酬低、责任重、履职难的困境。独立董事具有区别于公司内部董事的独特性。我国应设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引入保险人作为外部监督,为独立董事行权提供制度保障,助力其匡正公司治理中的不当行为并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我国应构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相匹配,并与证券民事诉讼机制有效衔接。在该制度中,将独立董事过失违反勤勉义务导致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规定由公司交纳保险费,确定保险责任的最高限额,发挥保险费的调控功能,使独立董事更好地发挥上市公司治理作用,从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责任保险
以民事证据法视角浅谈保险理赔资料
张建宁
[摘 要]保险理赔资料是保险人履行保险赔付责任、保险金请求权人实现保险权益必不可少的媒介和工具。保险人认定事故事实、判定保险责任、确定事故损失,最终作出理赔结论,必须依赖这些理赔资料。在保险纠纷中,除了常见的定责纠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理赔资料纠纷。某一项理赔资料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必要提供,应当由谁提供并承担不利后果,是否具备证明力,证明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都很值得探讨。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入手,以民事证据法视角,将保险理赔资料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证明责任等一般性规定中进行审视;结合司法实践和保险实务中的案例,从证明力、“心证”、证明标准、证明责任分配等角度对理赔资料展开总结分析;对于保险人与保险金请求权人之间关于理赔资料的争议点提出化解思路。最后,提出理赔资料是否具有证明力,是否达到证明标准,应以“待证事实”为中心的观点。
[关键词]民事证据法;理赔资料;证明力;证明标准;证明责任
美国MA计划及对我国社商医保合作的启示
刘挺军
[摘 要]作为老年医保计划的一个备选方案,美国MA计划发挥其对基本医保的竞争和效率促进作用,一直是医保政策关注的焦点,也是美国商保机构参与政府医保业务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美国MA计划的特点、类型、发展沿革、招投标和运行机制,结合中国大病保险运行的实践,为我国的社商合作政策完善、盈利模式、绩效评价、定价和风险调整、个人选择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国老年医保;医保优势计划;社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