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条件下保险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李玉泉、赵翀、马振涛

 

[摘 要]保险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变革,尤其是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坚定了保险业线上化、科技化、数字化方向布局。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态为代表的保险科技,借助资本助推和政策助力,快速渗透保险领域,保险业发展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险科技重塑了保险产品、营销、服务、承保和理赔这四个价值链,促使其具有产品设计定制化、市场营销线上化、客户服务智能化以及风险管控精准化的特征。同时,保险科技重构了保险经营方式,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价值更加突出,鉴于此,亟须建立适应保险科技发展需求的监管体系,要完善政策,创造开放健全的监管环境,并积极尝试实验性监管方式。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的参与者,要形成数字化经营理念、实现关键技术提前布局,并选择合适的科技赋能发展路径。

[关键词]保险科技;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监管

 

 

车险个人客户智能线上化发展举措研究

 

王靖玮、计琳、杨星云、袁伟

 

[摘 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保险业全面提高线上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已达成行业共识。本文结合当前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以及车险行业个人客户经营现状,探讨了车险个人客户智能线上化发展的战略基础,实现数字化赋能驱动,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销售能力及客户运营能力,并提出了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整个组织架构的转型,需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运营体系。

[关键词]车险个人客户;智能线上化;发展举措

 

 

新能源汽车保险创新研究

 

聂帅、李艳

 

[摘 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高速发展,同时也将面临众多新风险。保险业应积极研究和探索,承担起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助推器和稳定器的职责。本文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新能源汽车风险因素及保险需求、保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保险规划三个方面,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保险诉求与未来发展机遇,建议保险公司加快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新能源汽车类业务的专业能力,完善新能源汽车类保险产品和服务库。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风险;新能源汽车保险

 

 

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之信保融资欺诈相关问题

 

徐伟、卢洋、余玲珊、杨静

 

[摘 要]出口信用保险是为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和相关主体的对外投资提供的短期、中长期信用保险险种。出口企业依托于信用保险,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并获得融资,业内称之为“信保融资”。信保融资将国际贸易、信用保险、融资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本意在于帮助出口企业在出口后、买方付款前能够尽快回笼资金,减轻资金压力;但随着国内金融产品多样化及在部分企业资金链日益趋紧的大趋势下,部分出口企业开始将信保融资完全作为一种融资工具,以伪造贸易单据、虚构贸易买方、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保险欺诈行为,骗取金融机构融资款及保险赔款,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的利益,也违背了信保融资业务的初衷。笔者团队结合处理的数十起信保融资业务引发的争议案例及目前已公开的法院判例,探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的信保融资欺诈的常见类型及保险公司的应对方案。

[关键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信保融资;欺诈

 

 

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的问题与思考

 

曹琦、于晓唤

 

[摘 要]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是一种为产品制造者、销售者等主体被控侵犯他人专利权时提供保障的专业责任保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保险公司在推广该业务时均表现谨慎。依据保险合同条款,保险公司要求产品在投保前,先获得专利律师或相关执业人员出具的关于该产品不侵犯他人有效专利权的法律意见书,保险公司才给予承保,其承保的范围仅限于由该法律意见书所列专利清单中涉及的相关专利引起的侵权诉讼。因此,如果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存在瑕疵,将对保险人或投保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由此可见,完善的专利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保险公司可以完全信赖产品自由运作/实施分析(FTO)法律意见书结论的专业性,基于准确的FTO法律意见书分析结论,精准地评估投保产品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责任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保费及保额。

[关键词]责任保险;专利侵权;FTO

 

 

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研讨会综述

 

李慧

 

中国保险学会于2021年6月17日组织召开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研讨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四部委,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银保信)等机构的相关人员参会并展开研讨。此文是对与会专家学者对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进行的汇总整理。

 

 

 

经典文献: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

 

刘珍、郑秉文

 

[摘 要]本文通过回顾养老基金与储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三种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分析养老基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国外学者虽然一致认为养老基金累积的长期储蓄会成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但在不同筹资模式下,养老基金和储蓄的具体关系有所差异。学者们普遍认为养老基金投资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养老基金投资在扩充资本市场规模、减少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刺激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也为养老基金投资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养老基金与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大量研究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养老基金对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养老基金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增加国民长期性储蓄、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以及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的传导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并结合目前中国养老基金的发展现状,得出具体结论和相关启示。

[关键词]养老基金;经济增长;储蓄;资本市场;人力资本积累

 

 

德国:养老基金投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

 

朱俊生、邹琼

 

[摘 要]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四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第一层次的法定养老保险实行现收现付的融资模式,剩余资金存量有限,基本不存在用于投资的资金。第四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障资金来源为国家税收,也不参与市场化运作。德国实行市场化投资的养老基金主要是第二、第三层次的私营养老金。德国养老基金资产配置模式具有明显的偏保障色彩,权益类资产占比低,这与德国资本市场相对滞后以及对养老基金投资的限制等因素都有关系。中国应吸取德国养老金制度没有能够有效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教训,发展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优化金融结构,促进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养老基金;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率与回报率

 

 

英国:三支柱养老金投资管理与资本市场

 

马艺方、陈必果

 

[摘 要]英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其养老金投资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市场化水平,养老金投资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英国的第一支柱采用现收现付制,为了保证养老金的当期待遇支付,其投资策略比较保守,追求基金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与安全性。对于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待遇确定型(DB型)计划由于不适应形势发展,负债状况加剧,逐渐走向萎缩;而缴费确定型(DC型)计划则实现了蓬勃发展,其投资策略更为积极与多元。通过引入自动加入机制、投资方案和领取方式选择自由化等改革,英国养老金投资规模增加并得到了多元化发展,成为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主力军。

[关键词]英国;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

 

 

上一篇:2021年第6辑目录

下一篇:2021年第8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