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电及不稳定供电背景下的保险分析及风险管理建议
孙宇
[摘 要]2021年,电力供应紧张已成为困扰全球的热点事件。2021年下半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了大规模限电及不稳定供电情况,使企业和个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探讨限电及不稳定供电可能引发的财产、营业中断、人员伤亡等各类损失,以及当前市场常见保险产品对此类损失的保障。最后,针对不稳定供电的情况,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建议,企业可通过保险、供应链管理等手段转移风险,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生产安全管理。
[关键词]限电;不稳定供电;保险;风险建议
“惠民保”的价值评估和监管模式
朱铭来、王本科、陈召林
[摘 要]2020年以来,“惠民保”(又称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如火如荼,其实际价值和监管方面的问题也在业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130余款“惠民保”产品的梳理,总结了“惠民保”的发展概况,简要分析了产品的主要特点和现存问题;根据“惠民保”产品的特点初步构建了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数据较为完整的45款产品进行排名;在综合考虑“惠民保”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价值评估的初步构想,对产品监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惠民保;现状分析;价值评估;监管模式
商业健康保险在德国医保体系中的定位与策略
邵晓军、蒋伊石
[摘 要]德国通过立法确定了法定健康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建立了两者既竞争又互补的“双元制”健康保险体系,促使商业健康保险成了医保的重要支付方。商业健康保险通过建立商保目录和差异化、个性化产品策略,在促进本国医疗技术和创新药品发展的同时,也确立了“第二健康市场”的地位。借鉴德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应利用商保经办和对接基本医保,提升经营健康保险的专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商保目录,培养定制化健康服务提供能力。
[关键词]商业健康保险;德国医保;商保目录;保障+服务
我国保险参与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陈军廷
[摘 要]保险参与养老服务(以下简称保险养老服务),是保险商业模式的重要创新,也是进一步打通养老服务与保险保障的有益尝试。然而,在近十年的探索历程中,保险与养老两个板块的融合与协调发展效果并不理想,在商业模式构建、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指引三个大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释放市场参与养老服务的活力,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保险公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保险养老服务的发展:“量体裁衣”选择商业模式;推进专属养老险等产品销售、充实支付端,以股权投资丰富服务供给端;加强智慧养老创业投资与互联网医院建设;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及成立护理实训基地,完善在职培训与薪酬激励机制;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供应商的交流。政府可从以下方面助力保险养老服务业稳健发展:加强养老用地管理、加大税收优惠与补贴力度、出台养老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疗资质与医保定点审批效率、强化从业者管理与培训支持、将养老社区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研究将养老服务资产纳入公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关键词]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商业保险
老龄化趋势下保险公司的战略机遇
邱晓华、李衡、王祥、徐灼、张艳杰、李珂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但挑战之下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险机构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根据中国的老龄化发展形势和政策应对力度,结合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经验,认为国内养老相关产业已处于大发展的前夜。结合主营业务特点和专业优势,保险公司可重点拓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险主业机会,积极考虑介入普惠性养老机构建设、老年医疗服务、智慧健康、职业教育、幼儿看护等行业的发展机遇,并可在科技创新、制造业高端化、数字经济等领域寻找合适的产业或股权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行业。
[关键词]老龄化;第三支柱;护理保险;养老产业;促进生育
寿险业发展与转型研讨会综述
孟慧新
2021年9月28日中国保险学会举办了“寿险业发展与转型研讨会”,来自保险业界和学界的19位专家学者就寿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转型发展方向发表了主旨发言、进行了交流探讨,并推动相关研究,希望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此文将与会专家学者主要观点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形成综述。
再论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政府定价
庹国柱
[摘 要]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近40年时间里,产品定价经历了“以投保人支付能力定价”到“精算平衡定价”,再到“精算定价+协商定价”的演变过程。“精算定价+协商定价”这种方式,目前已显露出许多弊端,无法适应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推进的需要,不利于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本文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由政府定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依据,也论证了其目前已具有比较充分的可行性。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定价;政府定价
乡村振兴对林草保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许慧娟
[摘 要]近年来,我国森林保险快速发展,然而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自愿投保难,商品林保险参保率低、公益林保险赔付率长期低位运行等问题。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林业的公共物品属性、林业灾害的巨灾特性,另一方面则是森林保险需求多元化与保障单一的矛盾以及林业风险区域差异与保险费率标准单一的矛盾。建议通过构建“普惠+”、可以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森林保险体系,探索林业灾害预警指数保险机制,构建多层次的森林保险风险调控机制,推进林草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
[关键词]林草保险;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保险史记:20世纪50年代的强制保险
徐晓
[摘 要]1951年,政务院决定对国营企业、县以上供销合作社及国家机关财产和铁路、轮船、飞机的旅客实行强制保险,并指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办理强制保险的法定机关。本文回顾与分析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强制保险从建立到停办的历程,以史鉴今,以期为当前保险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强制保险;中国保险史;人保公司
人身险保险人法定免责条款研究——以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摘 要]保险是风险分担的重要工具,公平合理的保险制度对于保障保险群体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身险,更需要在保险人的风控需要与受益人的救济需求之间达到平衡。本文通过对人身险保险合同纠纷进行研究,归纳出人民法院适用法定免责条款的裁判规则,并为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提出参考意见,希望能为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法定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