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出发 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水平
施培
[摘 要]农业保险作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国家治理体系、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的组成部分,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包含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系列举措,并提出了将保险业纳入全国乡村振兴规划及相关政策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对接乡村振兴高层次保障需求三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我国农业再保险制度的沿革、突破与展望
何小伟、吴学明、黄开怀
[摘 要]农业再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底,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依据《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标准协议》向直保公司提供再保险保障,标志着我国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相比于2014年的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当前的农业再保险制度在组织治理结构、业务管理、市场准入、数据整合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展望未来,我国农业再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可以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进行规划;在不同阶段,发展的重点有所不同。
[关键词]农业再保险;农共体;中国农再;发展规划
首年期交保费与趸交保费对寿险公司保费增长的影响
万峰
[摘 要]寿险首年期交保费与趸交保费共同构成首年保费,两者的特性不同,对寿险公司未来保费增长产生的影响也不同。首年期交保费是下一年度续期保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首年期交保费,就不会有续期保费的累计增长。首年期交保费还具有自然增长性,对寿险公司编制年度保费计划有直接的影响。趸交保费虽然能够促进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对公司续期保费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增长到一定“高度”就会遇到“瓶颈”。认识了两者的特性,了解其对寿险公司未来保费增长的影响,就不会盲目地追求首年保费规模。
[关键词]首年期交保费;趸交保费;寿险公司;保费增长
《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寿险业的挑战与机遇
靳毅
[摘 要]《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生效,对于大量处理个人信息的寿险行业,既是新的合规挑战,也是提升客户体验、增强竞争力的机遇。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寿险业经营主体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制的重点。但寿险行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起步晚、底子薄,存在更高的合规风险。在数据驱动的大背景下,寿险行业越来越主动地运用大数据进行定价;自动化决策对保险精算定价将越来越重要;精算职业正在向大数据科学演进。《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其配套法规,正在为大数据自动化决策、数据算法建立规则。但自动化决策规则应考虑到保险产品定价的特殊性。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应关注营销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并将《保险法》现有“明确说明”机制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知情同意”机制结合,发挥保险业先发优势。寿险业经营主体应以风险导向、法技融合、梳理场景、由点及面等为落实思路,强化合规意识,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法;自动化决策;寿险业;人身保险
统筹存量与增量:实现寿险业转型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
严智康
[摘 要]寿险业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应对周期性问题,实现转型发展,要有效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调优存量、做优增量,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从行业增长来看,增量驱动已转向存量驱动。保费增长从“新单拉动”转向“续期拉动”,应当以继续率指标为核心进一步夯实基础管理;利润增长从“向规模增长要效益”转向“向存量管理要效益”,应当加强对营运偏差的管控,通过考核引导夯实基础管理,为公司盈利构建底层支撑;客户经营从“拓展增量”到“深挖存量”,当前转型关键是加快提升从1张保单到N张保单的营销和服务能力。从行业转型来看,要注重增量与存量并举。在人力层面,应“存量提质”与“增量保质”并举;在产品和服务层面,应加快存量优化,聚焦增量创新,以解决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的矛盾。在机构布局层面,应合理优化存量,按需发展增量,推动机构差异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而不再单纯依靠机构数量增加推动业务增长的模式。从行业稳定来看,要内外兼修、联合治理,消除滋生于存量、危害于增量的破坏性因素。
[关键词]寿险业;转型发展;存量;增量
我国人寿保险信托的制度构造
苏旭
[摘 要]因法制环境的差异,境外人寿保险信托与我国人寿保险信托的业务模式并不相同。从人寿保险信托功能的角度考察,其业务模式应主要围绕受益人保护的目的来构造。在我国,因理论及法律供给不足,人寿保险信托法律制度的构造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我国应当调整《信托法》与《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在信托维度,应允许实践中投保人以将受托人变更为保险受益人的方式设立人寿保险信托,保单和保险金请求权皆可作为信托财产。在保险维度,受托人担任投保人需以其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为前提,我国《保险法》应明确受托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具体情形。受托人担保保险受益人时,虽然信托受益人并非保险受益人,但其故意伤害被保险人的,应丧失信托受益人资格。
[关键词]人寿保险信托;不可撤销;保险利益;业务模式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对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研究
吴坤龙
[摘 要]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能降低治理层风险认知偏差、提升决策准确性、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提升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本文系统梳理了保险公司治理及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和法规制度,对监管检查披露的内部审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随后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从审计文化、组织架构、人员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审计评价、智能化与信息化建设、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与其他主体交互、审计外包10个方面论述内部审计核心机制建设方向,最后提出将内部审计建设提升至战略发展高度、加强内部审计机制基础研究和设计工作、提升内部审计人员风险治理全局观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机制
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的可行性分析——基于落实第二还款来源视角
赖少钺、徐蓉、刘立民
[摘 要]2017年以后,监管机构在积极治理校园贷乱象的同时,也多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正规的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校园信贷产品,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合理消费信贷需求,但银行自身信贷模式、校园贷业务的低效益等导致政策收效不佳。本文论述融资性信保在银行校园贷业务中的两种合作模式,并进一步论证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可有效发挥保险的风险缓释和增信作用,改变传统银行校园贷业务的风险分担机制,从而促进校园贷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新政要求落实校园贷第二还款来源的视角,论述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是可行的。
[关键词]银行;校园贷;融资性信保;第二还款来源
保险公司医养融合业务发展现状
李文中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参与发展医养融合业务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和提升医养融合服务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中演化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养老+医疗服务”和“医养融合养老社区”三种主要模式。同时,监管与扶持政策关系不顺、发展定位偏差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又制约着保险公司进一步发展医养融合业务。为了化解这些问题与困难,促进保险公司医养融合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合理对待保险公司与其他机构,制定统一的医养融合服务评价标准,加强和扶持护理职业人才培养;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适合普通家庭老人的医养融合服务,并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政府与保险公司还需要共同加强医养融合专业人才储备。
[关键词]保险公司;医养融合;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
货物运输保险中认定包装不当问题研究
张礼斌
[摘 要]包装不当的除外责任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条款中主要的除外责任之一,也是货物运输保险理赔实践中产生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包装不当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货物包装是否恰当,或是否满足货物运输保险对货物包装的要求。理解货物运输保险中的货物包装,不仅需要从包装工程及物流工程对货物包装的定义出发,还需要结合货物运输保险合同条款中对货物包装的具体要求。本文在分析货物运输保险中的货物包装内涵及货物运输保险对货物包装要求的基础上,讨论了货物运输保险中恰当包装的认定及参考标准,并就如何避免运输保险中包装不当争议的良好习惯做法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包装不当;货物运输保险; 恰当包装
论防范出口信用保险欺诈的法律策略
林诚
[摘 要]本文从保险人的立场出发,从保险合同法视角,探讨出口信用保险欺诈的防范与应对策略。保险人既应当在合同订立阶段进行详细的投保询问,又应当在合同订立后密切追踪出口贸易进展、谨慎定损核赔,并充分援引可约束欺诈情形的合同条款,及时拒赔。保险人还应当注重维护广大参与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的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督促银行对投保人与买方资信以及基础交易真实性进行充分审查,并确保银行享有完整的保险索赔权利。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欺诈;投保询问;定损核赔;合同条款;贸易融资
文本挖掘:行业研究新方法——保险营销新闻的实例
冯海燕
[摘 要]文本是一种典型的非结构化数据,属于大数据范畴。文本数据挖掘可以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从全体文本中挖掘潜在信息,数据处理的规模与速度都大为扩展;找到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新的规律、结论,研究更加丰富和深入。本文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最近3年保险营销动态新闻的采集与分析,考察保险行业营销的特征与变化及其与新冠肺炎疫情、保费业绩等的关联,从而为保险行业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参照本文技术路线与具体步骤,特别是R语言工具包和函数的运用,基本可以复制进行类似的文本挖掘研究。
[关键词]文本挖掘;行业研究;保险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