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张峭、庹国柱、王克、李越

 

[摘 要]面对国内外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和剧烈冲击,防范和化解农业农村领域的重大风险,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的稳压器、压舱石和战略后院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发展及演变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依据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借鉴国际农业风险管理经验,提出了改革创新完善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体系;农业风险治理;农业保险

 

 

传染病风险转移机制的顶层设计

 

张楚莹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大流行病保险法案》,引入关于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可保性的讨论,认为由于全球风险累积、定价准确性等挑战,全球大流行病导致的营业中断风险难以单纯依靠保险公司提供承保能力,需要建立由政府兜底的传染病风险转移机制。对于在风险转移机制顶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分销渠道、是否强制、风险分散机制等若干问题,也作了详细介绍和各选项的优缺点对比。最后,通过两个实际案例,总结这类巨灾项目的运营经验。

[关键词]传染病风险;风险转移机制;可保性

 

 

巨灾债券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创新发展研究

 

王凯、聂晓曦

 

[摘 要]巨灾风险是一类发生概率较低,而一旦触发损失金额巨大的极端风险,通常给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带来较高的管理成本,甚至威胁可持续发展。巨灾债券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保险衍生工具,通过风险转移机制和定价机制,有效连通了保险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资源要素,将保险市场的巨灾风险转移至债券市场,同时拓宽了巨灾保险资金的来源渠道,为有效管理巨灾风险提供了解决思路。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对巨灾风险的承保、管理能力有限,工具手段较少。本文借鉴国际巨灾债券的发行经验,通过对巨灾债券市场特点、风险分散机制和定价机制分析研究,为我国保险市场创新发展巨灾债券融资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通过债券市场更有效地承保和管理巨灾风险、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巨灾债券;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

 

 

区块链技术的保险行业适用性分析

 

于淼

 

[摘 要]本文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适用性、适用场景及案例,当前实践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误区,并给出了发展建议。区块链技术适用于保险业务是由其特性决定的,区块链的社会性、唯一性、时间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与保险业务的需求相匹配。保险行业可以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三类典型的应用场景,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拓展业务。大型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正在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新的保险产品,但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如定位不准确、数据不充分、业务模式未经验证、亟待政策指导等。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应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技术、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基础设施、放大协同效应并提供政策支持。

[关键词]区块链;保险;金融科技

 

 

自动驾驶汽车对保险行业及车辆安全影响分析

 

于洋、付双建

 

[摘 要]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驾驶方式转型升级,自动驾驶技术将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变化,也必将导致保险赔付形式的变化。本文结合国外对自动驾驶的研究,介绍了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性的保险评价方法、自动驾驶技术对保险行业及车辆安全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从保险行业关注的事故概率、成员伤害和赔付成本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保险业应提前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带来的风险;保险业应与汽车业充分合作,建立信息通道,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自动驾驶系统;保险赔付;人员伤害;事故概率

 

 

“大资管”视角下的保险资管公司战略管理探析

 

张杰

 

[摘 要]在“大资管”时代的竞合格局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各从业主体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业务模式趋于同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同时面临着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笔者根据多年的业务实践经验,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保险资管公司加强战略管理的各项举措,包括组织架构、员工队伍、业务开展、风险管理和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保险资管公司可通过提升战略管理的科学性抓住时代机遇,直面竞争挑战。

[关键词]资产管理行业;保险资管公司;战略管理

 

 

保险普惠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研究——以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的实践为例

 

吴东

 

[摘 要]本文从普惠金融的基础理念出发,在结合我国的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与国际及国内较为成功的普惠金融相关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人保财险广西分公司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创新发展保险普惠金融业务、助推河池的精准扶贫项目,介绍了全新的普惠金融——河池模式的主要产生历程、特点与成效。通过对这一创新举措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本文指出坚持社会价值导向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国有骨干保险企业在普惠金融领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充分考虑地方的经济发展险种、金融改革规划和脱贫扶贫项目政策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普惠金融运作模式,能够切实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河池“政府+保险资金+企业+农户+保险”的全新模式,可以成为保险普惠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工作样板,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河池

 

 

气象指数保险在福建省农业产业保障中的试点性实践与思考

 

林全德、刘锋

 

[摘 要]本文从国家政策背景及福建省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出发,阐述了福建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推动以创新型气象指数农业保险为金融杠杆,助推地方脱贫攻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本文对该类型项目在福建农业产业中的试点实践成果作了系统性诠释,并结合福建省实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及实际应用方面的前瞻性分析。

[关键词]农业保险;气象指数保险;实践;扶贫;创新

 

 

信用保证保险:行业的“增长点”还是“引爆点”

 

蒋昭昆

 

[摘 要]作为具有融资功能的保险产品,信用保证保险的保费规模十年间增长了数十倍,已成为非车险业务中的“王者”。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保证保险与保证担保、信用保证保险与银行保函之间的区别常常令人迷惑。2020年5月19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区分融资性和非融资性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以下简称信保业务),重点聚焦高风险的融资性信保业务的监管,提高对融资性信保业务在经营资质、承保限额、基础建设等方面的监管要求。《办法》明确了核心业务不得外包等独立风控要求,这就需要保险公司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要从被动风控向主动风控转变。

[关键词]信用保证保险;融资性业务;财产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中纠纷先决条款的效力问题

 

俞乾文

 

[摘 要]纠纷先决条款符合信用险的原则,是国际及国内信用保险合同中均在使用的条款。条款的设置以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为前提,并不导致对合同一方的当然不公,纠纷先决条款应当有效。确认纠纷先决条款的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定纷止争,促进出口信用保险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纠纷先决条款的效力;实务观察

 

 

上一篇:2020年第6辑目录

下一篇:2020年第8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