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柱体系下如何打破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困境

 

王晓军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发展个人养老金,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实践经验,回顾了养老金体系的总体目标,展示了不同国家养老金体系的结构和特点,明确了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国际上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典型经验,剖析了年金保险市场困境的几大原因。最后针对保险公司在养老金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主要产品形态,结合实际,提出保险公司扩展企业和职业年金业务、创新个人养老金和年金产品设计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供需困境

 

 

长期照护保险的内在逻辑:去家庭化还是再家庭化

 

袁笛

 

[摘 要]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照护需求,我国多地开展社会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在试点城市中存在两种趋势,以保险基金为稳定财源,通过“去家庭化”的方式用高水平的正式照护替代家庭照护,或通过“再家庭化”策略提供津贴,鼓励家庭照护。本文对长期照护保险“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策略进行讨论,基于日本、德国的经验,解析两种策略稳定运行的环境系统,比较制度运行的长期效果。结合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发展脉络与现实国情,提出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去”或“再”家庭化应权衡经济成本,重视对劳动力市场和正式照护发展的潜在影响,基于照护服务供需双方的结构和特征,平衡正式和非正式照护的关系,促成政府、市场和家庭合作。

[关键词]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给付方式;去家庭化;再家庭化

 

 

相互保险机构应对偿付能力监管的困境和出路

 

庹国柱

 

[摘 要]随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的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普遍下降,行业未来将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融资需求增大将成为行业发展新常态。对于我国的相互保险公司(社)而言,其不仅面临着自身固有的融资难问题,还面临着初创期融资渠道窄的困境,在规则Ⅱ实施后,相互保险公司(社)将面临比股份制保险公司更为艰巨的偿付能力挑战,解决相互保险公司(社)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优化监管规则迫在眉睫。本文建议:承认相互保险公司(社)运营资金“股债”双性的特点、改善其资本募集的政策土壤、提高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借鉴银行的资本监管方式、进行差异化监管——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实施不同的监管要求;考虑相互保险公司(社)负债的稳定性特点、利用长期负债基金化的方式募集资本金、体现会员“资合”身份。

[关键词]相互保险;偿付能力;融资困境

 

 

保险业资本供需关系简析

 

陈博钰

 

[摘 要]近年来,保险业资本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从需求端看,保险业对资本的需求持续增加,主要受保险经营盈利周期较长、多数中小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从供给端看,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外部资本供给减少,表现为2021年增资和发债金额下降、上市保险公司股价下跌、非上市保险公司牌照热度降低等。资本供需不匹配将导致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经营面临的资本压力较大。本文从保险公司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两个维度分析了资本供给下降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本;供需不匹配;政策建议

 

 

保险公司汇率风险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李文明

 

[摘 要]我国保险业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汇率波动加大,使保险行业面临较高的汇率风险。但部分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专业能力不足、手段匮乏,亟须对汇率风险及其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文首先研究了保险公司汇率风险的两大因素,从保险公司汇率风险暴露情况和汇率历史波动情况论述两大汇率风险因素的实际水平,并定义了汇率风险的三种表现形式,厘清了三种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其次分析了汇率风险各种计量方法的优缺点,详细展示了在会计标准下如何计算汇率风险对公司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利润、净资产、现金流、偿付能力、保险业务和投融资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从汇率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提出保险公司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汇率风险;汇率影响;外汇;保险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重构

 

何丽新、郑舒涵

 

[摘 要]《保险法》下说明义务的区分机制不合理,且履行成本过高,举证责任配置不清,义务的履行流于形式,在司法实践中陷入了裁判标准不一致和裁判结果明显倾向于投保人的困境。《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对说明义务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据此,借以《民法典》的规定,针对保险格式条款,用被动说明替代主动明确说明以缓解该义务的形式化危机,同时介入投保人有权询问保险格式条款含义以防止保险人逃避履行义务,以“重大利害关系”界定条款范围且规定违反后果为条款“未订入合同”平衡双方利益。而对于被动说明下对投保人意思自治的保障不足问题,应引入保险“冷静期”制度并完善《保险法》第十九条。

[关键词]《保险法》;《民法典》;重构;被动说明义务;主动说明义务

 

 

“枫叶革命”:加拿大养老金投资管理公司ESG的成功实践

 

郑秉文、李辰、庞茜

 

[摘 要]加拿大养老投资管理公司(CPPIB)自成立以来,年化投资回报率超过8%,其投资模式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采用ESG投资理念开展投资活动。ESG投资理念重点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方面的绩效,该理念已帮助CPPIB成长为加拿大最大的投资管理机构。CPPIB认为要以整合、参与和合作的理念进行投资,搭建出一套可持续投资框架、ESG 评分框架以及对应的投研体系框架,通过影响企业董事会决策、启动气候变化项目以及开展尽职调查等办法提升投资绩效。CPPIB采取长期主义投资策略,转变被动为主动的投资管理模式,进行全球化、分散化投资,因此能抓住投资机会,取得较好的投资绩效。CPPIB 带来的“枫叶革命”为我国养老基金投资的ESG投资路径选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样本。

[关键词]CPPIB;ESG投资;养老金投资;养老金改革

 

 

瑞士养老基金ESG投资:制度、理念、策略与动机

 

吴孝芹

 

[摘 要]瑞士养老金积累规模较大,2019年底养老金积累额为GDP的143.7%。因养老金与ESG投资的目标与属性的匹配性,以及瑞士在全球财富管理及责任投资方面的悠久传统,瑞士较早进行了养老金ESG投资探索,目前养老金已成为瑞士责任投资市场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对瑞士养老金制度框架及投资概况介绍的基础上,对瑞士养老金ESG投资理念变迁、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及投资动机与现实障碍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我国养老金ESG投资提供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养老基金;ESG投资;制度;策略

 

 

爱尔兰非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的ESG投资实践分析

 

刘桂莲

 

[摘 要]爱尔兰非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是探索和践行可持续和负责任投资的践行者,基金性质和职能的变化使爱尔兰可持续投资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本文首先介绍爱尔兰非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ESG投资理念的发展变迁,通过投资组合层面法对不同性质的投资组合开展ESG投资。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爱尔兰战略投资基金(ISIF)可持续投资呈现投资工具更加多元、投资框架逐渐完善、投资内容更加丰富和信息披露更加健全的发展特征。最后,探讨了基金ESG投资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非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可持续投资;负责任投资;ESG

 

 

瑞典国民养老基金ESG投资政策与实践

 

张彦丽

 

[摘 要]近年来,瑞典国民养老基金积极与国内外多个机构合作开展ESG实践并努力构建社会、经济和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瑞典AP2基金的可持续投资工作涵盖环境、道德、社会问题和公司治理。瑞典AP2基金还致力于通过模范管理和推动进一步改善资产管理问题以提高养老金制度的公信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中,瑞典AP2基金采用了碳排放总量、碳相对排放量、碳强度和加权碳强度四个指标不断完善碳足迹报告。但是,瑞典国民养老基金可持续投资相关概念和实践与效果评价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这也使瑞典国民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投资未来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瑞典国民养老基金;ESG投资;投资政策

 

 

上一篇:2022年第1辑目录

下一篇:2022年第3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