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普惠保险目标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和需求分析
邢鹂、龙俞安、马文瑞
[摘 要]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了解其对普惠保险的认知和意愿。只有充分了解所服务特定群体的风险特征和风险偏好,才能丰富保险产品的供给,提升保险行业的服务能力,扩大普惠保险的覆盖面。本文结合微观调研数据,通过对个人消费者(特定人群、中低收入家庭、新型产业工人)和企业消费者(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和保障拥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消费者购买常规商业保险面临的三个主要“障碍”,即常规商业保险市场存在的“壁垒”,估算个人和企业消费者普惠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求。研究发 现,由于市场化的风险分散意识不足、现代金融保险知识和素养匮乏、值得信任的分销渠道欠缺,目前约62%的风险需求没有获得保险保障。
[关键词]普惠保险目标消费者;风险偏好;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动力、价值、市场特征与趋势研判
方锐
[摘 要]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特征。互联网保险代表了保险业的先进生产力,在科技赋能下引领并推动了行业创新发展。近年来,互联网保险行业整体发展迅速,中介是主力渠道。从趋势看,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普惠需求正在线上释放,普惠产品将成为互联网保险的关键方向;互联网中介渠道优势将继续凸显,保司格局尚未成型,战略机遇依然存在;互联网保险专业经营水平将持续提升;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应用,互联网保险将持续引领保险科技的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科技;普惠;中介渠道
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的探索研究
卢一鸣
[摘 要]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保险数字化在保险服务效率提高、业务管控、经营成本降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行业已将3S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从开展业务流程重塑、管理思路变革的角度出发,在全流程系统建设开发和保险模式创新方面开展研究,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经验展开论述,为行业推广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系统全流程电子化;数字化模式创新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研究
张长利
[摘 要]巴西农业保险政策的出台可追溯到1938年的冰雹灾害保险计划, 发展至今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巴西农业保险制度以农业保险的保险费补贴制度为 核心,现行农业保险法主要包括《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 理办法》和《农业保险补充基金法》,巴西通过几个法律确立了联邦政府因提供 补贴所承担的义务、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项目,并建立了农业保险补充基金。除立 法外,巴西政府部门还设立了农业保险部际管理委员会作为协调组织,通过制订 和实施农业保险三年计划,落实农业保险立法的内容,与相关机构合作研究开展 农业气候风险区划。借鉴巴西经验,建议制定我国的农业保险法,设立跨部门的 农业保险协调机构,通过制订和实施农业保险计划落实农业保险立法。
[关键词]巴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补充基金
巨灾风险转移工具“再保险侧挂车”探析
赵洋、刘依煌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保险业创新型巨灾风险转移的重视程度持续提高,积极着力探寻借助巨灾风险证券化构建多层次巨灾风险转移体系。“再保险侧挂车”作为创新型巨灾风险转移工具,是保险业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典型范例,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目前我国尚未进行“再保险侧挂车”的相关实践。在此背景下,为助力我国未来通过发展“再保险侧挂车”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本文详细阐述“再保险侧挂车”的运作模式以及其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三种保险业巨灾风险转移工具“再保险侧挂车”、巨灾再保险、巨 灾债券之间的差别予以比较;结合我国巨灾风险和相关政策背景,剖析我国发展“再保险侧挂车”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开展“再保险侧挂车”实践的相关法规和监管方面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巨灾风险转移;再保险侧挂车;巨灾再保险;巨灾债券
无人驾驶汽车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谢金静、王东、康雪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产品开始走向市场,当前我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但相关的汽车保险有所滞后。本文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无人驾驶汽车保险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我国应出台适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事故责任认定政策,保险公司、汽车厂商和科技企业需要紧密合作,克服车辆数据获取难题,共同推动我国无人驾驶汽车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无人驾驶;汽车保险;责任认定
商业保险年金及其对养老三支柱体系的意义
秦冕、王珊、李明强
[摘 要]中国快速进入长寿时代,养老金融被纳入金融“五篇大文章”,个人需要为养老筹资承担更多责任。商业保险年金是养老金融的保险篇,有必要对商业保险年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推动商业保险年金更好地完善养老三支柱体系。本文认为,商业保险年金有两点内涵:在积累期,要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底层资产,发挥好复利效应,实现长期资金稳健积累,被保险人要尽可能拉长投资时间、增加储蓄额、获得稳定的收益率;在领取期,“年金化”现金流的给付方式是关键,并且现金流最好可以覆盖终身,由保险公司分散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本文以美国的年金险和寿险为例,剖析了商业保险年金的发展空间、发展方向,讨论了商业保险年金的外延,展示了商业保险年金对完善养老三支柱体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长寿时代;养老金融;时空筹资理论;积累期;领取期
何以保就业: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变迁与新时代转型
岳宗福、王璐、张晏汝
[摘 要]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经历了以“消除失业”为目标的失业救济制度建设、以“保障生活”为目标的待业保险制度建设、以“保生活+促就业”为目标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三个阶段的变迁。新时代以来,失业保险的就业保障功能不断被强化和激活,进入了制度功能快速转型的轨道。基于就业优先战略的考量,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征程中,尚须厘清失业保险功能转型的方向和路径,推动失业保险制度向就业保险制度转型、失业缓冲储备机制向就业缓冲储备机制转型,引入工赈理念健全工作换福利的机制。
[关键词]失业保险;就业保障;功能变迁;就业优先
我国保险法合理期待原则研究——基于法经济学的视角(上)
王思杰
[摘 要]我国保险法实务中对合理期待原则的适用结果常见“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对该原则的解读存在三种不同的内涵。其中,绝大部分案例中的解释并未忠实于原意。有关合理期待原则争议的本质是功能主义对形式主义传统的冲击。对合理期待原则的批判时常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但通过从“保险产品责任”的角度重新理解合理期待原则后可以发现,合理期待原则实际上存在促进经济效率、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合理期待原则的适用位阶、前提、范围重新作出界定,改进该原则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合理期待原则;产品责任;附合合同解释;经济分析
产品责任保险领域涉诉问题研究
聂勇
[摘 要]产品责任保险涉诉案件呈现出案件数量上升、索赔金额攀升、诉讼类型多样性、法律适用争议性等趋势及特点。本文基于司法裁判中典型判例的考察视角,围绕条款解释性、事故近因性、赔偿合理性、实务规范性等争议焦点展开诉辩及裁判,梳理司法实践中裁判观点及释法说理,并以保险理论为衔接,对法律规范适用进行评析,规范并构建产品责任保险的风控规制。
[关键词]产品责任保险;条款效力;诉辩观点;裁判观点;风控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