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治理格局”的逻辑与建议

 

郑秉文、马艺方

 

[摘 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服务已成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经办制度在整个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从我国实践进程来看,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服务的覆盖面逐渐扩大,成效十分显著。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服务是医保制度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政策和战略的要求。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服务能在唤起公众理解、制衡供求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经办服务效率等方面起到作用,其核心是在地位平等、共享共赢原则下的社商合作。根据多地的实践经验,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服务时,应在运营经费来源、合同最低期限、盈利比例区间、税收优惠政策、防止过度竞争等方面进行规范。

[关键词]商业保险;医保经办;共建共治共享;医保治理

 

 

5G技术对人身险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影响研究

 

李鹏

 

[摘 要]5G的本质是“时延应用价值”,可成为人身保险服务的一种新型资源和模式。本文对5G技术下人身险和消费者交互渠道、保险场景运用新变化进行了前瞻预判和落地分析。研究发现,单向通信、双向通信、护理点检测、5G急救车等可能成为人身险触达消费者的新兴渠道;可穿戴设备跟踪及定制化保费、长期护理险失能评估、被保险人紧急救助等六种新应用场景等可能落地,探索了运营商协同的客户一体化运营、“社交+商务”模式、切片式模式等可能实现商业价值的三种模式,为5G人身险应用中的业务—技术—用户匹配提供了理论和实操层面的研究参考。

[关键词]5G;交互入口;应用场景;商业模式

 

 

《民法典》与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

 

李玉泉

 

[摘 要]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民法典》规定的诚信原则的重要体现,其本质在于使保险人充分了解保险标的的相关信息,正确评估风险,合理确定承保条件和保险费率。本文从如实告知义务的含义和内容、主动告知和询问告知、如实告知事项的排除、如实告知义务的违反及其后果、投保人的抗辩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一般保险合同与海上保险合同不同,是询问告知,告知的内容是投保人知道的重要事实。对投保人不知道的重要事实、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重要事实、对保险人的影响为正面的重要事实、保险人放弃或双方约定排除的重要事实不必告知。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应根据其主观过错状态不同,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本文还对《保险法》的相关立法规定和理论主张、保险实务作了评述,并提出了相应见解。

[关键词]民法典;保险法;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

 

 

个人保险代理人的商事法律主体地位探析

 

赵成军

 

[摘 要]1992年友邦保险将保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内地时,恰逢中国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以代理人为核心的寿险营销体制成就了我国寿险业近30年的繁荣黄金期。但是,由于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缺乏系统、全面的法律规定,对其市场主体的地位性质也缺乏基础性法理研究,导致不同监管部门和保险企业对个人保险代理人的身份定位形成杂糅式的模糊认知。本文从代理作为民法基本制度的视角分析了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的经济和法理价值遵循,说明了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框架和法律关系的内容,再从商事主体制度的特征角度,揭示了保险法赋予个人保险代理人的独立商事主体地位的逻辑周密性。

[关键词]个人保险代理人;商法主体;独立地位

 

 

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研究

 

马勇、李秋、张舒宜、王宇文

 

[摘 要]保险服务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金融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险、投资、产业支撑。对于保险业而言,对接好、服务好、融入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加快行业创新发展,也是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一国两制”实践、“一带一路”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本文从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视角,以理论与政策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行业案例、国际比较、文献数据分析,分析了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梳理粤港澳大湾区保险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结合各家保险公司的具体案例,归纳总结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案例和模式;探讨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论述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按照“求同、存异、创新、融合”的原则,提出了保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举措建议。

[关键词]保险;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金融一体化

 

 

财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的转型发展

 

陈峰磊、马晓阳

 

[摘 要]财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已超过二十年,银保双方合作发展模式经历了三轮高峰与低谷。本文回顾了银保业务的发展历程,揭示了阻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以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为支点,以市场发展状况及行业监管环境变化为背景,分析了当前银保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出转型发展的方向与实施路径。在新时代,银行、保险公司均应重新审视银保渠道的优势与作用,从简单代理的合作向客户共享、团队共建、产品共融的方向融合发展,结合创新“保险+融资”“保险+服务”“保险+科技”等手段,发挥双方在综合金融服务与社会治理层面的价值。

[关键词]财险;银行保险业务;转型发展

 

 

国外P2P保险发展、监管与案例

 

王翀、刘影、方靖婷

 

[摘 要]P2P保险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具有相似风险的人聚集起来进行自我保险的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行组织、运营商组织管理、P2P保险公司自主管理模式;但仍然面临推广难度、模式的可扩展性较差、无法保证小组成员长期具有同质风险等问题。欧盟和美国没有针对P2P保险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而将其视同一般性商业或保险机构进行监管。最早成立的P2P保险平台德国Friendsurance属于新型在线保险经纪公司,由独立保险经纪人支撑,其无索偿奖金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球首家完全获得授权的独立P2P保险公司美国Lemonade则自己开发保险产品供会员投保。

[关键词]网络互助;P2P保险;德国Friendsurance;美国Lemonade

 

 

关于疫情过后财险业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

 

王玉珏

 

[摘 要]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进展。本文着重讨论了疫情过后关于财险业经营发展的三点思考:一是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传染病大灾保险机制;二是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加强跨界合作,推动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线上化运营体系,加速科技应用,构建智慧保险新模式。

[关键词]健康管理;大灾保险;信用保险;供应链;线上化

 

 

新冠肺炎疫情给保险业带来的思考及启示——基于江苏保险业的抗疫应对

 

张正宝、许宝洪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社会风险意识明显不足、保险回归本源仍需加速、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亟待提速、突发风险应对预案需要完善。我国保险业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积极拓宽保险领域,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扎实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江苏保险业

 

 

保证保险代位求偿权行使对象的范围界定研究

 

孙宏涛、张津豪

 

[摘 要]在我国,保证保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涉及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对于保证保险的法律属性以及保证保险代位求偿对象的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不小的争议,导致司法裁判标准不一。本文结合现阶段的立法以及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认为保证保险应当属于保险,保险人可以向投保人行使代位求偿权,并进一步界定了《保险法》中“家庭人员”与“组成人员”的范围,对于司法实践裁判标准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保证保险;代位求偿权;投保人;履约义务人;保证人

 

 

金融危机期间国际三大信用保险机构风控措施及启示

 

黄宽、王亦然、黄国俊

 

[摘 要]信用风险是经济危机中系统性核心风险之一,信用保险公司在经济危机中的风控措施,对应对危机有积极借鉴意义。本文梳理了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Euler Hermes、Atradius和Coface全球三大知名信用保险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风控措施,并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衰退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异同,以期借鉴国际信用保险机构应对危机的经验,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的金融保险机构提供风控措施建议,并为政府机构积极利用信用保险工具缓释和规避全球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信用风险冲击提供建议。

[关键词]信用保险;信用风险;金融危机;风控措施;新冠肺炎疫情

 

 

抗战时期重庆保险市场探析

 

吴静

 

[摘 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中心开始从上海转移到重庆,这是中国近现代保险史上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的一段历史。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重庆华商保险业开启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保险机构、从业人员、资金力量和分保关系汇聚重庆,重庆保险市场一时鼎盛。然而,重庆大部分保险公司具有浓厚的战时色彩、华商保险业资本实力整体薄弱和营业种类的不平衡却制约了当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保险业;保险市场

 

 

保险史上的1979年

 

徐晓

 

[摘 要]1979年在中国保险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年,国务院批准逐步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逐步设立保险分公司;各地加紧开展公司分设、人员招募与培训、业务开办等筹备事务;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明确了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都为1980年的开局做好了准备。

[关键词]中国保险史;国内保险业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

 

 

上一篇:2020年第9辑目录

下一篇:(已结束)征稿启事:“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征稿